会徽
2016年7月3日下午,记者从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发布及官网上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正式亮相。
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奔向未来
一、设计理念:
会徽主体形象由“津” 、“十三”、“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组合构成“火炬”的造型,体现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
二、特征
用书法书写的“津”字体现中国文化特征,倾斜角度和手写的“13”给人以运动感,是对“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
三、寓意
1、张开双臂的“津”字寓意:喜迎八方来宾,敞开胸怀、拥抱世界,也体现出天津盛世同心的开放包容的心态。
2、会徽的色彩以蓝色为主色调,既体现体育精神,又幻化为奔向未来、承载梦想的彩带。同时也象征天津海河(天津唯一的地标性符号),火炬顶端的红色火焰代表着激情热烈,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吉祥物
第十三届全运会吉祥物——津娃
津娃
设计理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吉祥物取名为“津娃”,取名点名了运动会主办地—天津。
二、“津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浓郁天津特色,“津娃”手持全运火炬,传递出了全运精神和天津人民期盼“全运”的心愿,而火苗为“13”的形态,又传递出“第十三届”的信息。
三、“津娃”身着象征着富贵、吉祥、幸福的牡丹花,寓意繁荣富强,也预示着中华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美好愿望。
四、“津娃”脚踩虎头鞋,挥舞红色绸带做出跳跃的动作传递出了运动的概念,同时预示出虎虎生威,红红火火的团结奋进的景象,也表现出了东道主天津人民欢迎来自祖国各地宾客和运动员并预祝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的美好心愿。
五、吉祥物形象诙谐、幽默、生动可爱,传递出了天津人民的性格特征。
主题歌曲
主题曲:《津城之约》
作词:陈少琪
作曲:赵佳霖
演唱:张学友(中国籍香港歌手)、徐欣然(江苏卫视《一站到底》参赛者)、李雨嘉(《北京祝福你奥运梦想盛典》小演员)
奖牌
第十三届全运会奖牌设计浓缩了从设觉设计
奖牌、美学到工艺制作、选材等众多因素,在固有元素和大众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创作。本届全运奖牌遵循简约大方的设计理念,注重细节且具有浓浓的天津特色。
在奖牌设计中融入海河波浪以及天津特有的尖顶小洋楼概念,将固有形态提炼成为核心图形,以极简的线条轮廓作为背景,映衬着全运会会徽。这就是本届全运会奖牌正面设计的主要思路。背面是吉祥物“津娃”,简洁明了,体现了浓浓的天津味儿。
挂坠是衔接奖牌和挂带的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设计团队在实用的基础上体现视觉巧思,对水纹的形态进行提炼加工,采用不对称的异形设计。打破以往常规设计方式。
挂带部分,以浪花为基本元素,配以金边。典雅大方,不失华丽。挂带的颜色对专业选手和群众选手进行了区分,其中专业组奖牌采用蓝色挂带,群众组奖牌采用洋红色挂带,这两种主色彩元素也象征了陆地与海洋,代表着天津融合中西方的地域文化,是现代与历史的融合。
本次设计沿用圆形造型,奖牌、挂坠、挂带形成统一整体。
火炬
本届全运会火炬名为“渤海激浪”,寓意天津地处渤海之滨
火炬,在发展大潮中击楫奋进,不断进步的精神,整体外观亦为“浪花”造型,由象征“和谐、拼搏、发展”的蓝、紫、红三色图形“海河浪花”组成。火炬采用金属材质,银白色镂空效果衬出丰富的渐变色彩,寓意美丽天津,彰显时代气息。
本次全运会火炬总长680mm,重约1000克,采用综合材料工艺制造,采用丙烷气源,在无风环境下静态燃烧时火焰高度达到250-300mm,持续燃烧时间长达10分钟,在海拔4500米以下,-15℃至45℃的环境下都能保证稳定的燃烧状态,还能抵抗大雨和6级大风的干扰。
要保证耐高温的同时实现美观易用,火炬的上壳、把手、头饰件三个部位都要采用不同的原材料,经过复杂的成坯、雕刻、喷涂等工艺处理来制作完成。
在“渤海激浪”的美好寓意祝愿下,在优秀的火炬制造技术保驾护航之下,火炬将在8月27日晚传入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式会场——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随着圣火的点燃,第十三届全运会也将在之后的13天里展开激烈角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摩洛哥世界杯_直播世界杯决赛 - dga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