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审稿只要几小时,有些审稿人还拖半年以上?

2025-07-10 14:29:17

今日话题-审稿时长

明明审稿只要几小时,为什么有审稿人还拖半年以上?

01 投稿流程

要想知道审稿人为什么如此拖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前期审稿流程。

● 投稿:作者将论文提交至目标SCI期刊,需确保论文符合期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 编辑初审:论文提交后,首先由期刊编辑进行初步审查,这一阶段编辑会检查论文是否符合期刊的主题范围、基本格式要求,以及是否有明显的科学错误或抄袭行为。如果不符合,编辑可能会直接拒稿。

● 同行评审:通过初审的论文进入同行评审阶段。编辑会邀请2至5名同领域专家作为审稿人,他们将对论文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科学质量、方法学、数据分析、结论等方面,并提出修改建议。

● 审稿人选择:编辑首先会考虑审稿人的研究领域是否与稿件内容密切相关,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评估稿件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或者可能会根据作者推荐的审稿人名单选择审稿人,但最终决定权在编辑。

而因为邀请审稿人、审稿人拒绝or接收、以及新兴SCI期刊缺乏审稿人资源等都会导致投稿迟迟匹配不上审稿人。

02 审稿人拖延审稿原因解析

1 个人因素:时间管理与优先级

审稿人通常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这些任务可能占据他们大部分时间,导致他们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及时处理审稿任务。

2 经济因素:无偿劳动的挑战

大多数情况下,审稿人都是无偿提供服务的。这就意味着,尽管审稿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审稿人并不会因此获得任何经济上的补偿。这种无偿劳动的模式,对于审稿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他们可能因为缺乏经济激励而缺乏审稿的动力;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需要依靠工作收入来维持生活的科研人员来说,他们可能会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带来经济收益的工作,比如自己的研究项目或者咨询工作,而不是无偿的审稿工作。

3 系统因素:审稿流程的瓶颈

审稿流程就像一条生产线,任何一个环节卡壳,整条线都得等着。比如,初审就能淘汰掉80%的稿件,剩下的20%送外审,这期间还得算上找外审专家的时间。如果碰上了特殊领域,编辑部可能得花上一两个月都找不到合适的外审专家,审稿的时间自然也就被推迟了。

03 如何应对审稿人拖稿

☑了解审稿流程和时间预期

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了解审稿流程和预期的审稿时间。大多数期刊会在投稿系统或官方网站上提供这些信息。

☑礼貌询问编辑

超过预期审稿时间后,礼貌地给编辑发送一封询问邮件。邮件内容应简洁明了,表达对审稿进度的关心,并询问是否需要提供额外信息或进行其他操作。

☑催促审稿人

如果编辑确认审稿人尚未开始审稿,可以再次发送邮件催促审稿人。

☑考虑撤稿:

如果审稿人长时间不回复,且超出了合理的期限,可以考虑撤回投稿,寻找其他期刊重新投稿。

END

总之,论文发表是需要一定周期的,投稿前需仔细选刊,避开审稿周期较长的期刊。

声明:本文来源于知研学者,仅用于学术分享,若有侵权问题,可联系后台修改或删除

    中国四大鬼树是哪四种树?
    我爱教师app官方版下载

    Copyright © 2022 摩洛哥世界杯_直播世界杯决赛 - dgai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